最近感觉对于有些问题终于想的通透起来了,不分享一下有点亏???
先说结论,不是因为相信爱所以得到爱,而是因为得到爱所以相信爱。
为什么会这么说呢?物质决定意识,你相信爱但是得不到爱,这不匹配,这是一个矛盾。矛盾你不解决你就痛苦。
面对这个矛盾,最好的方法是解决,去得到爱让你不再痛苦(其实不相信爱也可以,但不是最优选择???)。
其次的方法是面对,承认事实,努力啊、上进啊、挣钱啊,一边痛苦一边解决,我要努力配得上一个更好的他(她)。
最不好的方法是逃避,幻想一个理想的他(她),每每想起就觉得全身充满了干劲。
解决、面对、逃避,这三者的界限其实很模糊的,剩女剩男大概就是解决解决着变成了面对,面对面对着变成了逃避,逃避逃避着不再相信爱?
现代年轻人的问题是容易跳过解决和面对这两个环节直接变成逃避???
因为现代年轻人一方面容易把异性想的过于美好,比如我爱的他(她)一定会来找我的、我爱的他(她)是怎么怎么样,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很忙,在时间成本压力下趋向于向周边人下手,选择面窄,不容易选择到合适的。这两方面原因都容易让年轻人拖到逃避这个环节。
然后我给大家讲讲为什么逃避逃避着容易变成不再相信爱。
因为逃避对于解决你相信爱但是得不到爱这个矛盾毫无作用,还会起反作用,没办法,想多了高富帅就是容易对矮矬穷产生抗拒。
那种幻想完全不利于你解决矛盾,反而会激化矛盾,矛盾激化后你会怎么办的?解决?面对?想多了,能解决面对早解决面对了。
矛盾激化后你会更加陷入幻想,把他(她)幻想的更好,获得更大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。
然后幻想而满足->得不到而痛苦->幻想而满足->得不到而痛苦持续循环,这种循环大致会导致三种结果。
第一种结果,崩溃,这种情况大多出现于缺爱的孩子身上,因为这种缺爱的孩子更需要这种幻想的爱,死循环速度也更快,发展严重精神上会有问题???
第二种结果,不相信爱,变得现实起来,独身主义啊、为了现实的利益结婚啊。
第三种结果,持续循环,能持续循环而不崩甚至不再痛苦其实也有办法的,把这种幻想不再当成一种“爱情”而是当成一种“信仰”不就解决了,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在缺爱的孩子身上。